港珠澳大桥“港车北上”计划推行4个月后,香港特区政府计划自2024年起分两阶段落实“粤车南下”,逐步安排广东车主可以自驾车到香港观光旅游。连日来,这一消息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港珠澳大桥作为“港车北上”和“粤车南下”的核心节点,在其中发挥着哪些作用?如何才能优化“粤车南下”的环境?近日,本报专访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原党委副书记、行政总监韦东庆。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 实习生 祝明月 图/受访者提供
港珠澳大桥是“陆上双Y”
“粤车南下”将促进香港经济发展
广州日报:这些年关于港珠澳大桥是“单Y”还是“双Y”的讨论不少,您对此怎么看?
韦东庆:简单来说,现在的港珠澳大桥就是“双Y”。首先我们要了解港珠澳大桥的区位和城市的地理位置。珠海的最北端唐家湾高新区与深圳蛇口正好是东西持平,而珠海的最南端是澳门,澳门和深圳一个在西南方向一个在东北方向,从澳门出发到深圳最短的距离就是现在的走向,即过了港珠澳大桥以后从香港北上至深圳,也就是说,有一段是在香港境内实现的;同理,深圳到澳门最短的距离也是现在港珠澳大桥的走向,只不过从大屿山到深圳湾大桥,还有20公里是在香港境内。所以说,港珠澳大桥是“陆上双Y”,虽然有一段去深圳的连线是在香港境内实现的,但不能因此就说它不是“双Y”了。
2020年12月27日香港屯门至赤鱲角北面连接路正式通行后,港珠澳大桥更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双Y”,这个连接路可以理解为港珠澳大桥的连接线,它的通车意味着港珠澳大桥跟香港西部的干线公路实现了无缝连接,直接跟深圳湾大桥连起来了。连接路开通后也为“港车北上”提供条件,香港的私家车可以经港珠澳大桥前往粤西。而从今年11月1日开始,从深圳到澳门也可以走港珠澳大桥了。从深圳湾口岸/深圳前海/深圳机场出发,经港珠澳大桥往返澳门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口岸,全程约70分钟。
当年港珠澳大桥在建设时有北线方案、中线方案、南线方案,桥的西面是香港和澳门两大国际机场。北线方案就是大家讨论较多的直接连接深圳的方案,但这个方案没有跟南边的澳门直接相连,不利于澳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而且从工程难度上来看,它或许不会成为创造奇迹的“超级工程”;而中线方案从工程的意义上看显然是最完美的,桥、岛、隧完美组合。所以,最终中央批准的港珠澳大桥方案是粤港澳三地都能接受的方案。
广州日报:应如何认识港珠澳大桥在“港车北上”和“粤车南下”中发挥的作用?
韦东庆:“港车北上”现在唯一的出入境通道就是港珠澳大桥。而“粤车南下”在政策上的进出口通道也是港珠澳大桥,届时自驾游车主的车都将停在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这座大桥将再一次“站”在聚光灯下。
截至2023年11月1日18时,经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查验的“北上”港、澳单牌车已经超过100万辆次,“港车北上”体现出强大的活力;而“粤车南下”前景更是令人期待,可以极大促进内地居民在香港的消费,促进香港经济发展。就像当年率先在广东推出的“香港自由行”政策促进了香港经济发展那样,“粤车南下”将让广东居民到香港“自驾游”成为可能,让广东居民到香港旅游、观光、消费更加便捷,也让香港和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迈上新台阶。预计到时香港会迎来一大波来自广东的自驾车客流,这对提振香港旅游业、运输行业都有重要作用,短期内来看,将对三地的汽车销售、保养维修、餐饮、酒店和旅游业等多个消费领域起到带动作用。而长期来看,随着“港车北上”“澳车北上”以及“粤车南下”的推进,将有力推动粤港澳三地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推动三地资源融通,推动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还将带动港珠澳大桥旅游观光业的发展。
广州日报:“粤车南下”实施后,专程驾车来看港珠澳大桥的游客是否也会增多?
韦东庆:是的。港珠澳大桥作为“超级工程”,很多人上桥就是冲着桥去的,看完桥后他们不一定会到香港。因为港珠澳大桥现在不仅是一座桥,它还是国家的一张新名片,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地标。
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复增加港珠澳大桥口岸限定区旅游功能开发,游客很快就可以上桥观光。大桥在海中有两个很漂亮的人工岛,未来随着越来越多车主来到港珠澳大桥观光,港珠澳大桥将会成为一个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我遇到很多朋友说要带家里老人上大桥看看,很多老人都想在有生之年去港珠澳大桥上感受这一“新世界七大奇迹”。
“粤车南下”应稳步推进
多渠道增加停车位供给 提升香港西部道路通行能力
广州日报:在您看来,“粤车南下”的推行主要受哪些方面因素影响?
韦东庆:目前,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正在建6000个车位的停车场,届时,广东车主可以将车停在该停车场,再从这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香港其他地方旅游,或者直接到香港机场搭乘飞机。
“粤车南下”的推进还取决于香港的交通容量,要充分利用当地公共交通资源,吸引更多内地游客到香港去。在我担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行政总监期间,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体制创新推行一种在香港、澳门和广东地区都能畅行的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共享汽车。游客开共享汽车,可以在粤港澳三地的特定区域共享、共用,现在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
同时,也要考虑香港的实际情况,包括左行右行的交通规划。“粤车南下”首阶段不会有车辆驶入香港市区,因此不会对香港交通造成影响,预计南下车辆需提前预约方可通行。将来如果香港市区的交通容量提高,广东车辆进入香港市区则是有可能的。
因此,“粤车南下”要稳步推进,要从过去“香港自由行”的经历中吸取经验。在“粤车南下”前一定要先做好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停车位建设,香港特区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停车位供给,包括新建立体车库、大型停车楼等方式,尽可能满足广东居民前往香港旅游观光的需求。
广州日报:除了停车位建设外,“粤车南下”还有哪些配套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韦东庆:首先,需要对出了港珠澳大桥后的香港西部道路进行升级,提升通行能力,否则,将来港珠澳大桥车流陡增,前往香港市区的路就可能出现拥堵。由于“港车北上”“粤车南下”都要经过港珠澳大桥,应该把香港的交通路网纳入整个国家的交通路网当中来统一规划。比如港珠澳大桥是6车道,深中通道是8车道,而香港现在有些干线公路还是4车道。要及早规划并实施整个香港西部的路网改造和交通提升工程,让它适应在未来可能出现的车流高峰。目前港珠澳大桥每天的通车数量约是1万辆,如果将来日通行量达到8万甚至10万辆,香港西部道路将面临更大的交通压力。国家有关部门包括粤港澳大湾区的其他城市,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协助香港西部提升交通水平,让“粤车南下”更加顺畅。
其次,现在港珠澳大桥已经成为全国对港方向最热闹的口岸之一,但通关便利程度还有提升空间。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我们的一些改革措施应该走在全国前列,比如通关便利化改革,应该进行大胆创新。如果我们在这方面的改革推开了,就引领了其他领域同类问题的改革。
此外,车辆保险问题也要加快提上日程。“港车北上”时,香港私家车在香港本地强制三者险的人身伤亡保额最高为1亿港元(约9184万元人民币)、三者物损保额也可达200万港元(约183万元人民币),这与内地交强险20万元的保障额度形成较大差距, “粤车南下”同样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港车北上”时,香港车辆如果要在广东和澳门通行,除了在香港购买车险外,还需要在广东和澳门再各买一份保险。如果将来广东车辆要开到香港或澳门,必须解决保险互认的问题,要让车子购买一份保险就能在粤港澳地区通行。
广州日报:您提过从深圳到珠海也可以走港珠澳大桥,但途中大概有20公里要从香港境内经过,这个有没有办法解决?
韦东庆:是的,以后深圳、东莞、惠州等地的车去到珠海都可以走港珠澳大桥,设置电子围栏即可,那样就可以做到“过境不入境”。长远来看,还可以规划修建20公里全封闭的高架桥。目前从深圳到珠海还是要走虎门大桥,12座以上大车甚至还要绕行南沙大桥,走港珠澳大桥的话就方便多了,现在要70分钟,以后可能更快;而如果从深圳走港珠澳大桥到澳门旅游,也比走虎门大桥至少节省1个小时。
港珠澳大桥正成为“连心桥”
通过开展文创、研学等让更多人了解“世纪工程”
广州日报:作为大桥的“管理方”,您忧虑更多的问题是大桥通行不足还是通行超负荷?
韦东庆:一开始我更多的担忧是港珠澳大桥通车后车流太多怎么办,超重的车上港珠澳大桥怎么办?因为“世纪大桥”的养护责任重大。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幸福的忧虑”。现在桥建好了,更多的担忧成了如何让大桥充分利用起来,让更多的车能上大桥,充分发挥其通行效率。港珠澳大桥的设计通行量是每天8万辆车,但现在到周末才刚超过1万辆,不到设计容量的1/8,大桥完全可以满足更多车主的通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