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丨超级通勤者每天穿越4个州到纽约工作,“6位数年薪值得”
据《纽约邮报》、《商业内幕》报道 现年38岁的Kyle Rice是特拉华州威尔明顿(Wilmington)人,他每天穿越4个州到纽约工作,单程大约需要2个小时。
《纽约邮报》报道标题
《商业内幕》报道标题
但是,这位两个孩子的父亲表示,为了6位数年薪,他并不介意每月花超过1,500美元路费,到125英里外的城市工作。
Kyle从去年2月开始了他的“超级通勤”,当时他获得了一份纽约下城区EMS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
他说,当时他看到的职位描述上说,公司需要的是住在纽约或新泽西的人,但他计算了一下,觉得自己和住在长岛的人的通勤时间其实差不多。面试时,当被问及如何通勤时,他说:“我的计划是先乘坐美铁Amtrak列车,再换乘PATH列车,保证能在早上9前到达办公室。”
于是他开始了朝九晚五的超级通勤。
图片来源:TikTok截图原作者@kylerice23
Kyle在社交媒体TikTok 上和粉丝们分享了他早晨2小时的通勤过程。
他在这段广泛传播的视频标题中写道:“我的通勤路线途经4个州,往返总长240英里”。
在这段视频中,他从特拉华州出发,途经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最后到达纽约。
他说:“我每天早上6:15从家出发,开车8分钟到达威尔明顿火车站,搭乘6:33开往新泽西州纽瓦克宾夕法尼亚车站的美铁列车。车程约为1小时37分钟。”
在旅途中,Kyle喜欢用他的充气颈枕、遮光眼镜和耳塞多睡一会儿,或者开始处理工作,有时也与车厢里的人聊天。
之后,他搭乘连接纽约市和新泽西州的PATH列车前往纽约世贸中心,全程需30分钟。
Kyle说:“我每天8:35左右走出世贸中心Oculus,然后步行一个街区到达办公室。只要列车没有延误,我基本是每天最早到办公室的人之一。”
Kyle透露,他每月花1,400美元购买一张美铁的无限次通行卡,还有一张PATH无限次列车卡,每月110美元。总共花费1,510美元。
值得庆幸的是,他的雇主为他提供了“通勤福利”,这稍微缓解了一些来回路费的压力。
结束一整天的工作之后,Kyle能在每天晚上7:30左右回到特拉华州的家中吃晚饭、做家务,和妻子孩子享受温馨的家庭时光。
这位已婚已育的千禧一代父亲是越来越多超级通勤族中的一员,他们牺牲睡眠、安静舒适的郊区生活,每天往返于纽约工作。但与在家乡的工作相比,像Kyle这样的非纽约人更愿意到大苹果地区领取高额薪水。
30岁的上西区造型师Kaitlin Jay告诉《纽约邮报》,她每两周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Charlotte)的家出发,途径700英里来到纽约,在中央公园(Central Park)附近为顾客做漂亮的发型,每做一个发型能赚取100 美元,这样的薪水让她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
记者Chip Cutter每周三次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Columbus)前往纽约市中心,在一家报社从事高薪工作。
在Kyle的超级通勤中,金钱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说:“我不必支付纽约高昂的生活费用。”
最新数据显示,曼哈顿一居室公寓的平均月租金已达到约5,588美元。而Kyle在特拉华州有自己的房子,月房贷为1,400美元。
Kyle此前是一名重症监护护理人员,从事新工作以来,他的年收入翻了一番。他说,在纽约工作,挣得比以前更多,能存下的也更多。
但他说,他仍喜欢纽约的城市时光,无论是去办公室之前还是午休时,他都会抽时间享受这座城市的文化、美食和它独特的魅力。
长途通勤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如遇到列车延误等,有时,列车会因信号等问题而延误或行驶缓慢,这会增加通勤时间。他曾有几次上班迟到,但老板表示可以理解。但Kyle认为,这种辛苦和忙碌是值得的。
他说:“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厌倦在列车驶入纽瓦克时欣赏日出,或者远远地看曼哈顿的天际线。每当长距离通勤让我感到沮丧时,我就会提醒自己,能够在上班途中穿越几个州,并在旅途中享受眼前美景,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文章来源:公众号——纽约华人资讯网
【重要提醒】
↘↘点我免费发布一条本地便民信息↙↙(微信搜索niuyuehuarenjie加小编好友,注明,免费拉您进群聊),优先通过审核。
- 美政府或恢复对移民家庭的拘留 被捕儿童和青少年人数可能增加
- 美国纽约州发现7例禽流感病例 部分地区活禽市场将关闭一周
- 美国1月失业率降至4%
- 触目惊心!车辆失控冲进纽约中餐馆,引爆熊熊大火![图]
- 故事丨超级通勤者每天穿越4个州到纽约工作,“6位数年薪值得”[图]
- 做指甲被“动手动脚”!多名女顾客投诉 这家沙龙的员工竟有这行为……[图]
- 美两架满载客机相撞,机翼直插尾部!华裔乘客亲历“剧烈摇晃”![图]
- “抗议爆发”!数千人涌上高速,非法移民遭军机强制遣返:70万人陷恐慌![图]
- 抓了就放?ICE大抓8000无证客 其中461人被释放 原因曝光[图]
- 美国阿拉斯加一飞机失联 搜救工作在极低能见度下艰难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