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这个新兴中国城成热门开发地,有望新建1.4万套住房
据哥谭派4月15日报道 从东河对岸眺望长岛市(Long Island City),不难理解这个社区为何近年来几乎成为纽约市新开发的代名词。激增的亚裔人口和新一代中国移民的青睐,让这片区域正迅速崛起为纽约新一代中国城;现代高楼已完全重塑了滨水天际线,而林立的塔吊预示着更多项目正在拔地而起。

长岛市是亚当斯市长推动住宅更新的第五个目标区域,此前类似提案已覆盖东布朗克斯、布鲁克林的大西洋大道、皇后区的牙买加地区,以及曼哈顿中城。然而,部分居民对这一提议感到意外,毕竟该地区过去几十年已发生巨大转变。
“他们还怎么在这儿盖更多公寓?”一位1994年搬来此地的育儿工作者Maria Remache说道。她表示自己喜欢社区逐步转向住宅用途的变化,但指着离家不远的一栋八层新楼表示:“我们已经有很多在建工程了。”
根据城市规划局的年度报告,长岛市去年新增了1859套公寓,是五个行政区中最多的。另有约4600套公寓即将竣工,是全市第二高的竣工数量。
市规划局局长Dan Garodnick指出,该社区还有足够空间容纳更多住宅,尤其是在滨水区现有高楼以东。他补充道,以前的分区调整允许在部分地区建设高楼,但也将大片区域排除在住宅开发之外,许多街区仍被划为低层制造业和商业用途。
他说:“滨水区这片核心区域过去基本未被开发,如今我们有机会推动住房、滨水通道建设,以及强制性可负担住房的引入。”
在Remache’s公寓两条街外的帝国城市铁工厂(Empire City Iron Works)中,金属梁被吊车高高举起,发出叮当声响。附近的46大道两旁还排列着一层高的仓库,与社区的高楼住宅形成鲜明对比。
市政府计划对一个由54个街区组成的区域进行重新分区。该区域大致范围北至皇后区大桥(Queensboro Bridge),西至东河,东至23街,南部边界大致为44大道到47大道之间的工业街区。规划将保留该区域中央的大型工业商务区,同时在其他区域推进住宅开发。提案还包括允许在纽约市房屋管理局(NYCHA)所管辖的皇后区大桥公共住房以东、以及亚马逊曾计划设立园区但最终撤出的滨水地段建设新高楼住宅。
在规划会议上,居民们呼吁官员改善下水道容量、为附近的NYCHA公屋项目提供升级资金,并增设学校以容纳预计新增的上万名居民。他们还强调希望这些新增住房能够真正“让普通纽约人住得起”。据房地产平台StreetEasy数据,目前长岛市两居室公寓的中位月租约为6,000美元,而中位售价超过140万美元。
现行市规要求:凡因重新分区而建设的新住宅中,至少25%必须面向收入低于该地区中位数收入的居民。Garodnick表示,这项新提案弥补了以往分区改革的缺陷——例如2001年启动的那轮改革虽然引发了建筑热潮,但未对住房可负担性提出任何要求。

长岛市拟议的分区规划。
然而,社区倡导者指出,即使如此,预计新增的两居室租金仍在每月2,500到3,500美元之间,远高于大多数纽约人的承受能力。
“总比没有好,但还远远不够。”非营利组织“西皇后社区土地信托”联合主席、纪录片导演Memo Salazar说,“我们并不反对开发,也理解城市需要发展和变革,但如果你要放开开发,就必须配套以巨大的财政承诺来补贴可负担住房。”
除了倡导可负担住房,该土地信托还呼吁市政府允许他们将教育局旗下一栋使用不足的建筑改造成食品合作社、社区花园和流动摊贩的车库。
代表该地区、对规划未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市议员元在熙(Julie Won)未对亚当斯政府的提案发表评论。她在去年一场关于该规划的社区会议上曾对哥谭派表示,她并“不完全同意”该提案细节,并希望“所有公共土地都用于100%可负担住房”。
长岛市的商户和员工对可能出现的影响表示担忧,他们担心房东可能会为了更高收益而将商业用地改为住宅用途,从而影响他们的生计。不过也有人看到了新住房带来的利好。
过往的重新分区有时对小企业造成伤害。例如,布朗克斯杰罗姆大道(Jerome Avenue)上曾遍布汽车维修店,但在被改建为住宅后遭集体清退。
不过,Garodnick指出,这项长岛市的提案实际上是扩大该区域工业商务区的容量,该区从皇后区大桥南侧延伸至约二十个街区,“我们为制造业创造了新的工具和空间。”
在44大道的Wildflour咖啡馆外,19岁的巴鲁克学院新生Diego Velazquez表达了对市府规划的肯定。
“这地方不错,有很多建房的机会,”与父母住在东艾姆赫斯特的Velazquez说。“至少听起来不错,人们需要更多地方居住。”
文章来源:公众号—纽约华人资讯网
【重要提醒】
↘↘点我免费发布一条本地便民信息↙↙(微信搜索niuyuehuarenjie加小编好友,注明,免费拉您进群聊),优先通过审核。